搶救烏山頭水庫苦行第四、五天

[搶救烏山頭水庫-拒絕掩埋場]
主題:
參訪楊逵文學館 堅持農民運動實踐與發揚
壓不扁的玫瑰農村 愛鄉護土永不輟
進入芒果之鄉-玉井 從窮白到盛產的豐美繁榮
特輯:農村再生條例草案評議

第四天
~~~~~~~~~~~~~~~~~~~~~~~~~~~~~~~~~~~~~~~~~

時間:2009年4月5日9:30~15:30
路線:永康*社教中心>永忠路>永大五路>永大二段>永明街>中山北路>中山南路>永康街>永二街>永興路> 永大二路>社教中心
新化*街役場(楊逵文學館)>忠孝路>中山路>老街中正路>郵局>中正路>楊逵文學館

領隊:台南市環境保護聯盟李建畿理事長、看守台灣協會謝和霖秘書長

數十個環保團體發起「搶救烏山頭水庫苦行」、拒絕於水庫集水區邊設置日埋千噸之事業廢棄物掩埋場,進行12天苦行、發放搶救烏山頭水庫文宣,宣誓搶救烏山頭水庫。今日共50多人參加,行經永康市、新化鎮,並參訪楊逵文學館,感於其愛鄉護土精神,搶救烏山頭水庫苦行為嘉南平原數十萬公頃良田請命,希望政府撤銷永揚掩埋場,莫讓垃圾水污染水源。
~~~~~~~~~~~~~~~~~~~~~~~~~~~~~~~~~~~~~~~~~~~~~

搶救農村 反對不當開發

東山鄉嶺南村村民原本安於農務與世無爭,因掩埋場不當開發被迫到處奔走,該村原位於水源水質水量保護區內,其後因水利署不當解編撤除保護,導致掩埋場伺機進駐,而當初各界施壓解編冠冕堂皇的理由,就是”開發”,然而所謂”開發”對於東山鄉民就是災難。當初水保區90年2月解編,掩埋場環評同年9月就火速通過,速度非常之快,鄉民為了對抗掩埋場污染,四處奔走投訴無門,只好藉由苦行讓更多台南縣市民眾了解水庫面臨污染的嚴重性。

目前政府農村再生政策將開放大量建設工程進入農村,未來恐將造成農村大破壞,為此民間組成台灣農村陣線正積極串聯搶救農村,東山反掩埋場就是農村弱勢面對不當開發血淋淋的案例,因此農村再生政策有很大的問題,甚至根本是”以開發之名行破壞之實”,今日苦行針對農村再生條例草案提出抗議,我們要求政府加強保護水資源,並擬定真正符合農民、農村、農業永續發展的政策。






























"農村活化再造"的恐怖政治力將使此景面目全非
農村再生條例草案評議參見本期特輯(最末篇)

~~~~~~~~~~~~~~~~~~~~~~~~~~~~~~~~~~~~~~~~~~~~~

參訪楊逵文學館
--緬懷這位台灣文學史上永遠-壓不扁的玫瑰花



楊逵,出生於新化,一位具有人道關懷的社會主義作家,他的文學以寫實的筆法、務實的筆調,為動盪的時代留下歷史的見證;他的實踐以不停的抵抗、不輟的創作,為一生堅持的思想期許一個更美好的未來。

楊逵,本名楊貴,小說家。日治時代農民運動,文化運動的戰將,為文化協會會員,也是農民組合的重要幹部,擔任農組特別活動隊、政治、 組織、教育等重要工作,是一位將文學作品中的理想,到現實中去追求實踐的行動派作家,同時又是能把農民、勞工運動的目標,經由文學作品去宣揚、討論的實用文學主義者。


楊逵曾經說:「我決心走上文學道路,就是想以小說的形式來糾正被編造的『歷史』,歷來的抗日事件自然對於我的文學發生了很大的影響。至於描寫台灣人民的辛酸血淚生活,而對殖民殘酷統治型態抗議,自然就成了我所最關心的主題。」楊逵的一生,無論是他的人或是他的作品,事實上都是充滿反抗精神的。

做為一位中產階級知識份子的楊逵,早在他開始寫小說之前,就已經積極參與農民運動和工人運動,以實際的行動關心中下階層的問題,而這些經驗也成為他日後從事文學創作的重要泉源。

一九二五年,楊逵為了擺脫殖民地的桎梏,同時汲取更豐潤的知識養分,隻身赴日求學,在那裡,他接觸了學生運動與社會運動組織,社會主義思想因而在他年輕的心中萌芽。一九二七年,楊逵回到台灣之後,就參加「台灣文化協會」的活動。第二年,文化協會一分為二,他毫不猶豫地加入「台灣農民組合」,為農民的權益與殖民統治者鬥爭。

楊逵的文學創作深受「台灣新文學之父」賴和的啟發,但是他的觀照與筆觸卻又更為尖銳。他在作品中緊密結合了親身的農民運動經驗,與民眾站在一起,向殖民帝國主義與資本主義發出抗議的聲音。在發表「和平宣言」之後,楊逵雖然長期身陷囹圄,但他的思想與創作並未同遭監禁,反而以另一種形式與獨裁政權的不公不義對抗。楊逵在晚年曾自陳是「人道的社會主義者」,同時也以「壓不扁的玫瑰」自喻。這兩者,其實也正是楊逵一生最好的寫照。
~~~~~~~~~~~~~~~~~~~~~~~~~~~~~~~~~~~~~~~~~~~~~
第五天
時間:2009年4月6日9:30~14:00
地點:{玉井}△果菜市場 {左鎮}△果菜市場 {南化}△鄉公所 {楠西}△北極殿

領隊:台南縣環境保護聯盟理事長謝安通、屏東環境保護聯盟理事長洪輝祥
今天在玉井、左鎮、南化、楠西等鄉鎮採定點發放傳單方式,並參觀果菜市場市集情形,並針對當地特產進行實況調查,包括左鎮:芒果、破布子、山藥、玉井:芒果、楠西:梅子、楊桃、南化:芒果於盛產期間都是新鮮、營養又好吃,也邀請大家支持搶救烏山頭水庫保護水源,讓農民繼續以清潔水源種植安全蔬果,保持嘉南平原健康多元的優質農產形象。
~~~~~~~~~~~~~~~~~~~~~~~~~~~~~~~~~~~~~~~~~~~~~

芒果之鄉-玉井
好山好水孕育金黃色鮮甜美麗果實


芒果宣言
「愛文芒果之父」鄭罕池當年拿到的一百株母樹,到了第四年,才有一棵終於開花結果,他說:「從來沒見過長得這樣漂亮,又香香的果子。」

  一進入玉井盆地,無論身在何方,都可以看見玉井東郊的虎頭山。盤踞如虎的山勢北端高昂,如虎頭咆哮,好像在向天地爭說些什麼。

虎頭山 一段慘烈的抗日史

  「汝為玉井人,不可不知概a哖歷史,」虎頭山山頂上的碑志提醒著莫忘「概a哖事件」。台南縣府為紀念義士,也在山頂立了一座「抗日烈士余清芳紀念碑」。

  時光倒回到一九一五年,虎頭山下衝鋒戰鼓,一陣急過一陣,反對日本人統治的烈士鮮血成河。由余清芳、江定、羅俊三人所策動的概a哖事件,成為抗日史上最慘烈、影響最深遠的戰役。

  虎頭山這一役,被判死刑者高達九百多人,被波及犧牲者更不計其數。雖然義士壯志未成,卻影響日本政府對台武力高壓的政策,而改以較為溫和的皇民化政策。

  日本政府在「概a哖事件」後,決定把概a哖易名。概a哖,原是西拉雅族語「蕃薯寮」(Tapani)之意,這裡曾是鄒族、平埔族的家鄉,漢族接踵來此落腳生根。相傳上百年的概a年地名,被日府改以「概a哖」的日語近似音「玉井」(日語Tamai)作為鄉名。

  玉井,從傷痛中出發。烈士的歷史,生成玉井子弟的勇氣,埋葬烈士的土壤,是種植果樹的沃土,五○年代,農復會從美國引進愛文芒果,選定全台十一處果農做推廣試種,卻只有玉井鄉斗六部落的鄭罕池能堅持走下去,因而成為台灣「愛文芒果之父」。

芒果之鄉 當之無愧

  回首當年,鄭罕池拿到的一百株母樹,到了第三年只剩四棵,直到第四年有一棵終於開花又結果,「生成一粒紅紅的芒果,從來沒有見過這樣長得漂亮,又香香的果子」七十多歲的鄭罕池露出帶著傻勁的笑容說。

  自從鄭罕池成功後,同村斗六人受益最大,當年愛文一公斤可以賣到十六塊錢。玉井地方人士說起當年斗六的芒果農,「賺錢賺到只喝啤酒,不喝白開水。」形容有些誇張,但在玉井市街上樓房買最多的,就是斗六人。

  「愛文風」席捲全台青果店,還有店家搶進愛文後,像大喜事一樣在門前張貼紅紙告知顧客。玉井愛文芒果供不應求,不只改變斗六部落農民貧窮的命運,也打開玉井鄉邁入「芒果之鄉」的產業歷史里程。

  「『芒果之鄉』,玉井絕對當之無愧,」玉井鄉長江樹才這份自信,亳不掩飾地化成在玉井大橋旁的一顆巨碩的愛文芒果模型的鄉幟公園地標。玉井農地有一半以上栽種芒果,產量居全國之冠,愛文、凱特、聖心、台農一號、二號、金鍠、玉文六號等芒果品種之多,也是全國第一。每年七月的第二個星期日舉辦的「芒果節」,吸引數萬人次來到玉井。

  四周山陵圍繞,盆地地形的玉井鄉,有如聚寶盆,已發展成鄰近鄉鎮,甚至跨縣遠自屏東來的水果交易集貨地。

  天還沒有亮,一車一車載著一簍一簍的當令水果,有黃中透紅的楊桃、碩大無比的波羅密、棕底浮黃的鳳梨、翠綠的土芒果,桃紅的愛文芒果、鮮黃的香蕉···,從各地運進玉井青果市場。玉井的一天,就在此起彼落的喊價聲,活絡起來。

  初夏,從虎頭山俯瞰著「概a哖」,赤紅的愛文芒果花滿山遍野怒放,玉井人走出歷史傷痛,在受創的土地上開出似錦繁花。

(錄自天下雜誌20週年特刊 319鄉向前行)
~~~~~~~~~~~~~~~~~~~~~~~~~~~~~~~~~~~~~~~~~~~~~
特輯:農村再生條例草案評議

2000億讓農村再生,聽說是這個條例的發想,但其實可追溯到總統馬英九競選承諾的”農村再生與活化”,奇怪的是農委會送出的這個”宏大”的計畫案,如果將”農村”以代號表示,通篇根本看不出是出自農委會之手。

草案一出,各界譁然。從小在農村長大、形象清新的立法委員在國會殿堂罵得像潑婦、長期做台灣農村調查紀錄的實踐派文學家憤而擲筆奔走抗爭、社造界震驚、法律界批判、環保界雞飛狗跳……,農民卻一片茫然,大家通通不了解,為什麼農村活化要依膚淺虛誇的發展思維,搞得這麼速食、這麼粗糙?

針對“農再”做”災難性政策”評級之前,先看幾個案例問題:

~~~~~~~~~~~~~~~~~~~~~~~~~~~~~~~~~~~~~~~~~~~~~
案例一:[1990-]台中某農民住在山上一個小農村,當地並沒有什麼水患災害,颱風過後,相關單位奉指示邀加強山區溪流整治,人員勘查後劃定區域發包做水泥三面工法,完工後河川變水溝,立即造成溪流生態99%以上消失,後來回復不超過三成,魚少了、昆蟲少了、鳥也少了,而夏季豪雨竟然屢次水患溢堤,二年後一次豪大雨沖刷更將水泥堤塊全部沖毀不見。

~~~~~~~~~~~~~~~~~~~~~~~~~~~~~~~~~~~~~~~~~~~~~
案例二:[2008]嘉義某村長應隔壁村民要求協助,因鄉內好幾個村被申請座掩埋場,多因當地民眾抗議而不了了之,後來竟欲申設在隔壁村,村長允諾帶領自救會抗爭,然而對方背景強硬,竟派人追殺潑硫酸,造成他受傷住院双眼恐失明,惟警方查無實證以討債恩怨結案,其後新聞完全被封殺。

~~~~~~~~~~~~~~~~~~~~~~~~~~~~~~~~~~~~~~~~~~~~~
案例三:[2007]屏東山區某農民以種果樹維生,屬於生產型農家不喜歡開路,因覺路已經夠多了,尤其遇宵小覬覦反而方便偷盜運載逃逸,有考慮過要裝保全卻沒有認真執行,一日清早卻發現農園果樹全數遭人攔腰截斷,兇手作案後沿產業道路從容逃逸,事發疑與地方角頭土地糾紛有關,農民多年心血毀於一旦,損失不貲、欲哭無淚。

~~~~~~~~~~~~~~~~~~~~~~~~~~~~~~~~~~~~~~~~~~~~~
案例四:[1988]台南某農民農地被違法開路,業者設置掩埋場為求申請通過,竟動用關係請公部門做水保工程幫忙開路,業主原本與村長套合稱開路欲供村民使用,另一地主發現被騙要求業主高價購地,該農民則反對蓋掩埋場,寧可不要賺賣地的錢,堅持向檢方提告。

~~~~~~~~~~~~~~~~~~~~~~~~~~~~~~~~~~~~~~~~~~~~~
“農再”會將以上的故事全部改寫,權勢關係會更扭曲,這就是”農再”可怕的地方,榮登現時災難性政策榜首並不為過。

災難性政策有多難擋?問環保團體最知道。前一任總統陳水扁為兌現競選支票弄出的三大人工湖案,計劃打出觀光、蓄水、開發的漂亮包裝,實際上卻是為了採砂、包工程,在北中南挖三個大窟窿,政策挾著地方黑白兩道勢力洶洶而來,讓環保團體苦不堪言。

而農村再生條例似乎循著似曾相似的步數,但卻更兇惡。

送出這種企劃案的農委會高層應該打100大板,因為很明顯案子根本沒有做內部統合匯整就草率拋出,而且完全捨棄根本。農委會的根本是什麼?土地是根,農民是本,農再條例草案不僅強勢剝削土地權,而且”根本”不把認真種植農民的需求看在眼裡。

或者農委會的根本變了?進入農地大開放時代,農業陷入衰微之境,此時工程派的”農再”出線,那是一輩子搞保育、搞種植的人寫不出來的計畫,會裡驚嘆之餘,於是保育派噤口、農產派縮身,就等著看工程派”大展身手”?而且就在農地開放、開發破壞壓力大增之時?那之前還真是委屈了?


如果不是農委會內部極度不平衡,還真想不透為何農委會的大計劃竟由水土保持局獨力擔綱大任,水保局88年因精省政策才併入農委會,十年來隔於農委會農業輔導的主要業務之外,一直固守水土保持、山坡保育區塊,十年後竟能跳過農產單位躍居主導,其間轉折耐人尋味。


打開台灣水土保持史,早期錯誤應用三面工法整治河川,山區溪流生態被整的七零八落、物種驟減,十多年前幾乎就把山區做滿了,而且不必要做的地方都做了。921地震之後,山上水患、土石流不斷,就是森林濫墾濫伐及水泥工程上山的惡果,之後因公共工程委員會積極推動生態工法,水保局施工才慢慢改變,但是已破壞的已難挽回,改善的也只是幾個示範個案,卻成功建立生態工法的口碑,又進而結合防災護生的績效,大幅轉變形象,其後水保局業務加入農村營造,山地邊坡工程轉向農村營造工程,觸角變得更多元化,地方串聯整合力也急速提升,而匯整經驗規劃農再條例,更是由過去山裡來山裡去到傲視群倫的登峰造極之作,但是很難判定他們累積的豐富經驗不是從不斷的水患、不斷的工程上山而來,而且防災整治與開發的業務併在一起,誰搞得清楚為什麼業務會愈來愈龐大?是防災不利還是開發有成?


另外,由於他們從來不是從農產面與農民接觸,因此規劃自動跳過不擅長的弱項,大力著墨在他們擅長的開發工程上,但是農民的需求可以直接跳過嗎?更可議的是他們為了排除”工程障礙”,特別訂定”3/5私有地所有權人同意,土地範圍超過2/3”就可進行的鄉霸條款,對於農村開發隱藏的複雜利益糾葛與地方政治角力展現出過份的樂觀,還有對於地方提案建設的盲點,包括視野狹隘小格局、品味庸俗、盲目跟從一窩瘋、還有耍噱頭搞特異、特色模糊、人工化嚴重….等無力規範引導,等於是帶大家喊著向前衝,衝到哪裡不知道,這樣的計畫案滿口美麗願景,實際上是陷阱處處,主要的功能就是”加速”。


為什麼農委會工程派的人可以跟人談計畫、談願景,其他人就不行?孤注一擲押在工程派,不知想挽回什麼?而當工程派在大小會議被頻頻砲轟之後,馬英九總統竟決定下鄉救火,結果也是被轟,可笑的是,面對農民一陣雞同鴨講之後,回去大概也不會做改善,只是自以為計畫宏大言語深奧、遺憾農民聽不懂,但是是誰聽那麼多還不懂?爛政策就是爛政策,其實沒那麼深奧!

~~~~~~~~~~~~~~~~~~~~~~~~~~~~~~~~~~~~~~~~~~~~~~~~~~~~~~~~~~~~~

沒有留言: